為進一步推動“鄉村道德銀行”建設工作落實落細,近日,市政府督查室、市鄉村振興局組成聯合督導組,采取座談訪談、查閱資料、實地踏查、入戶走訪等形式,在全市抽取12個鄉鎮23個示范村,對“道德銀行”建設情況進行明查暗訪?,F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:
一、總體情況
各縣(市)區能夠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,積極推進示范村“道德銀行”建設,圍繞“先行試點、逐步推進”的工作思路,制定相關工作方案,選派專人負責,完善選址掛牌,制定評議、兌換等規章制度,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
(一)“道德銀行”建設情況。梨樹縣、伊通縣、鐵東區、鐵西區均完成了今年示范村“道德銀行”設立任務,掛牌率達100%;雙遼市設立進度相對緩慢。
(二)“道德銀行”運行情況。部分村推動力度較大,取得一定工作成效,梨樹縣八里廟村創辦了全市首家村級“道德銀行”,并已開展多輪積分評比,村民素質明顯提高,村容村貌變化顯著;雙遼市巨興村加強資金保障,整合多家企業幫扶資金投入,同時向農戶發放企業優惠券,激勵機制豐富,實現互惠互利;伊通縣北崗子村結合本村實際,在原“愛心超市”基礎上完善和拓展,增加兌換物品數量和品質,使積分制管理得到持續和提升;鐵東區葉赫村突出本村特色,把手工編制評比活動納入積分制管理,提升農民參與度;鐵西區西八大村結合鄉村振興工作隊成立的幸福驛站,探索完善積分靠前的農戶享受專屬優惠服務。
二、存在問題
(一)重視程度不高,理解上有偏差。個別村對“道德銀行”建設的意義目的理解還不夠透徹,在工作推進上形式大于結果,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積分物品兌換的場地設置上,對評定內容、分值設定、評議細則、兌換方式、資金保障等方面研究的不夠,可持續性不強,作用發揮不明顯。
(三)宣傳發動不夠,群眾參與度低。宣傳工作還存在死角、盲區,個別村的農戶不了解“道德銀行”相關工作,積極性、參與度不高。鐵東區、鐵西區個別村只有小部分農戶參與評比,未實現常住農戶全覆蓋,不能真正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、形成好風氣。
三、督查建議
(一)強化組織保障。堅持黨的領導,嚴格按照“市級統籌、縣級主導、鄉級主管、村級主抓”的工作機制,在資金投入、細則設定、監督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推動,壓實責任、落細任務,以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加快推進今年80個示范村的“道德銀行”建設,確保明年1月1日起全部正式運行,并做好明年88個創建示范村的“道德銀行”建設準備謀劃工作。
(二)強化工作推進。一是在內容分值設定方面要更加合理,結合本村實際,按照難易程度逐項落實對應分值,有針對性的破解治理重點、難點、弱點。二是在建設選址方面要更加便利化,可結合小賣部、便利店、電商站等現有資源設立道德銀行積分兌換點開展實物兌換,節約成本,便于管理,條件允許的可提檔升級單獨設立。三是在獎勵機制方面要更加多樣化,豐富兌換物品種類,并且將累計積分作為“美麗庭院、干凈人家”等授牌的重要參考,作為各類先進典型評選的重要指標,積極探索專屬優惠服務,實現有德者有“得”。四是在制度建立上要更加規范化,評議小組應選派各級代表組成,明確評定時間及程序,嚴格按照“公開、公平、公正”的原則,一把尺子量到底,嚴格執行公開公示制度,自覺接受監督。
(三)強化資金保障。多渠道籌措資金,利用“四個一點”,即財政資金獎補一點、村集體收入投入一點、包保部門幫扶一點、社會企業及愛心人士捐助一點,匯聚政府和社會力量,形成協同推進“道德銀行”建設合力,確保資金來源長效穩定可持續開展。
(四)強化宣傳發動。要突出農民群眾在“道德銀行”建設中的主體作用,將評分標準、運行程序等內容廣泛征求農民群眾意見和建議,有效激發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。要加大對農戶的宣傳力度,增強群眾信任感,提高群眾參與度,通過設立“紅黑榜”“積分分享活動”等有效形式,進一步提升“道德銀行”的影響力。
市政府督查室
2021年12月24日